一个“黑榜村”的蝶变之路

05月25日 14:23

塘里村是锦溪镇北管泾村的一个自然村。因为新农村建设,村里的陈阿婆自己也不晓得和村书记高华平吵了多少次。因为租住在村里的企业员工较多,陈阿婆在路边、河边辛苦种的菜地能给家里带来一份收入,所以,得知要把她开垦出来的菜地变成河驳岸绿化和停车场时,陈阿婆有一万个不愿意。


但是现在,陈阿婆变了。几天看不见高书记,她就开始念叨:“怎么高书记这么久没出来?难道建了停车场就不做其他的了?”她甚至还让老伴带话给高华平,自己房屋边上还有一小块地,如果村里建设其他项目需要使用,她肯定不与他吵架,全力配合村里工作。


▲塘里停车场整治前

▲塘里停车场整治后


从针锋相对

到相互理解支持

村干部和村民

关系变化的背后

是一个常年“霸占”

人居环境“黑榜”的村庄

跻身昆山市人居环境“进步奖”

的美丽蝶变故事


前不久,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等部门指导、农民日报社主办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微信公众号,以《“黑榜村”的美丽蝶变》为题,介绍了北管泾村的经验和做法。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报以《多措并举促整治 人居环境焕新颜》为题,刊发了对北管泾村的专题调研报告。


北管泾村

终于开始“红”起来了!

隐患3000条

登“黑榜”9次


  北管泾村,锦溪的一个普通村庄。


  但是,因其临近锦溪生态产业区的独特区位优势,成为附近企业员工租住的首选地。目前,租住于此的员工超过7000人。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个江南水乡村落的环境逐年开始沦陷。


  2020年10月底,锦溪镇强村公司总经理高华平临危受命,兼任北管泾村党支部书记。



  同在一个镇,对这里的情况早有耳闻,但第一次真正深入村庄的时候,高华平还是被震惊到了:道路狭窄、破烂,村道上消防、急救车辆无法通行;道路两侧什么都有,菜地、杂草、丢弃的衣被、行李箱、木具,随意排放的污水、乱搭建的临时建筑;散养的鸡、鸭、狗等家畜随处可见,稍不留神,就踩一脚粪便。再深入,村里的废水、污水直排进河道,行人都要掩鼻经过;河道和路面垃圾随意处理,形成恶性循环;家家使用的钢瓶液化气、安装防盗窗、未入地的“三线”凌乱不堪,安全隐患太多,而污水管网、公共休闲场所、绿化等农居基础设施几乎空白。


▲管泾港整治前


  “还有群租房、占道经营、电线私拉乱接等,270多户人家,安全隐患多达3800多条,脏乱差三字好像并不能概括全部!”高华平说,因为利益之争,村里各类矛盾层出不穷。据统计,近年来,北管泾村曾9次登上了昆山市农村人居环境“黑榜”


  改变这个村的面貌,不是一日之功。村委会人少,高华平将镇强村联合公司与村两委“党建结对”“合署办公”,决心打一场翻身仗。


3000人拔“钉子”

清理地块2.5万平方米


  要打破这个局面,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更要有智慧和合力。缺人、缺钱、缺物,每一项工作都难,最难的其实是人心统一。高华平决定就从这里做起。



  党支部启动村民议事机制,将村庄整治等村务管理的必要性宣传到位,并将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交给村民自己做主。村里先后召开村党支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10余次,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70余项涉及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及村务管理事项。村里的“三老”也全部发动起来,带头做好家前屋后环境整理,并一家家登门,告知决策等事项,宣传环境整治意义。



  但在真正推进的过程中,很多实事工程进展并不容易。争吵、不让机械进入某些区域作业等经常发生。毕竟,有些人家仅靠一块场地出租给餐饮摊位,一年都有几万元的收入。高华平意识到,让村民尽快看到变化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从生活还是经营来说,好环境是大家都迫切需要的。看得到变化,才会有更多人拥护、参与。


  清除村里的垃圾,是一项最紧迫的事情。人手不够怎么办?镇强村联合公司人员全部上阵,但这是杯水车薪,高华平便运用十多年在镇招商服务、非公党建工作优势,组织非公企业志愿者服务团队,协助村里开展环境整治。周边企业富港、立讯、佳途、泰德兴等企业党组织结盟共建,2021年人员投入最多时每个周末有200多名企业党员和员工参与村庄清理、垃圾清运。市住建局、市财政局还组织了先锋支部,定期派人前来助阵。为了激励村民参与,推进农户“人居环境星级户”创建,村两委将全域环境突击整治以公开招标方式组建分段整治突击队,随时处理、定时完成。一年多的时间,高华平经常性吃宿在办公室、会客室内,忙时吃饭忘了,吃药也忘了……全村全域超过3000人次参与北管泾村环境整治工作,累计清理出适合设置临时停车场地等地块近25000平方米。为便于推进环境整治,设置“农村菜园”用地22亩,运送出去的垃圾几百车次,同时还拆除农户农房出租房防盗窗2145个,整治乱拖乱拉“飞线”300余处。消防通道打通了,居民的眼前也亮堂了。


▲新农村整治前

▲新农村整治后


  借助苏州市和昆山市两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北管泾村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联系点的契机,更多的合力攻坚行动开始了。


  摊贩占道经营是各种污染的源头。结合“331”整治,北管泾村党支部在市、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大力支持下,将村环村路占道经营摊位全面整治,目前整治地段己铺设完污水、天然气管网、垃圾分类、路面监控等设施,并加强管理。同时,在富港电子南侧塘里自然村和慧峰公寓西侧附近开辟了3个停车场,形成600个左右的停车位。目前,可容纳停放200辆机动车的塘里临时停车场已经投入使用。


▲停车场整治前

▲停车场整治后


  在住建、财政、水务、农业农村、资源规划、交发、利通燃气等部门和国企的倾心支持下,全村污水管网加速落地,燃气管道逐渐通向每一户家庭,河道驳岸一段段建成,道路绿化焕然一新,全新的停车场和水泥路带来了通行新体验,村庄公厕改造在逐个完成,“三线入地”有序推进,“农家菜园”给村民们带来了生活便利……在市镇各级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一年多的时间,北管泾村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


▲塘里美丽菜园整治前

▲塘里美丽菜园整治后


我市住建、资源规划部门专门为北管泾村量身定制的村庄规划,不仅让村民看到了眼前的变化,还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一位村民说,环境变美了,每户人家的“身价”也提升了。


一个新乡村

“ 一家人”共同维护


  在锦溪镇强村联合公司邻里中心监控室内,一块块显示屏不仅清晰看到周边企业、商铺的安全状况,北管泾村各个道口的环境维护情况也一目了然。


  外围的环境整治,在高华平看来,只是万里长征走了一小段,带领北管泾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蓝线拆违、文明乡风建设、富民强村造血平台搭建……这些都是硬仗,他开始了全新的谋划。


  他找到的突破口就是党建引领。



  北管泾村党支部打造了“金管家”党建服务品牌。据高华平介绍,“金”以北管泾“泾”的谐音,体现党建品牌的含金量,将党建工作与村各项工作相互融合,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北管泾的“管”字延伸到“管家”二字,管好涉村庄各项民生事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村民的烦心事解决在家门口,切实提升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金管家”LOGO中蓝色水流代表北管泾村穿村而过的管泾港、绍兴港等河流,寓意维护和提升村庄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醒每个人时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党徽、红心、红绸等元素设计成的爱心图案,表示北管泾村党支部全体班子成员将时刻保持为村民服务的真心、热心和暖心……


▲塘里整治前

▲塘里整治后


  “我们将通过党建品牌的创建,凝聚起而更多人心,激发起更大合力,带动北管泾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高华平说。


谈及他心中对未来北管泾村的描绘,高华平语言很朴实:“就是这里的水乡风景,大家都喜欢;村民很和睦,下雨了邻居你帮我收晾晒的衣被,你人手不够了我帮你除草种地;村里有稳定收入,不是老向着镇里区里市里伸手;居住在这里的企业员工把这里当做家,一家人一起维护这个大家园……每个人在外提到北管泾,都会竖起大拇指。”


融媒体记者 | 茅玉东 管胡雯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0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