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亲子冲突,在所难免吗?
青春期,是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期,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花季雨季期”,也是最不稳定的“烦恼对抗期”。特别喜欢一个观点:“青少年,既不是儿童,也不是成年人。青少年,既是儿童,也是成年人”。
青春期是由童年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青少年生理特征会发生很大变化,同时心理也面临着巨大的动荡,会出现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性增强、情绪变化多样、关注同伴交往等。作为寻求独立的抗争,他们常把自己的认同模式由父母转向同伴群体,所以他们常与父母争执的一句话就是“同学们都这样”,表现出对家长既有依赖,又有抗争。
当前,“亲子冲突”,已是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重要矛盾。我们接触到的许多咨询案例几乎都绕不开“亲子冲突”。我也听到很多父母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我家孩子,小时候多听话啊!可是,现在却没法沟通,一说话就会呛。”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问家长:“你觉得有哪些原因呢?”有家长会认为,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特有的青春期会产生叛逆。也有家长认为,是孩子不懂事,变得不可理喻。当然,也有家长非常懂孩子的心理状态,认为这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的特有表现,是可以理解的。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想完全避免亲子冲突,几乎不可能的,那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既然回避已不可能,家长不如坦然面对。那么,家长该如何应对“亲子冲突”呢?我认为,出现亲子冲突时,家长不妨将其视为“特殊的合作方式”。亲子有冲突,不是坏事,说明孩子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不会再一味顺从家长,开始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情感,也是家长要学着去适应把他们当作一个“成年人”、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灵魂来对待,及时的调整和适应是青春期家长需要努力去做得,具体有几点建议。
首先,家长要充分地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常见心理特征。通过对孩子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学习,家长则能对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预判,对常见的问题就了解。当孩子出现不稳定情绪的时候,家长就不会慌乱,也不会被孩子的情绪所扰动,更不会被孩子的不稳定情绪搅动,就像平静的湖面,如果一艘巨大的轮船驶过难免会诱发自己的波动和情绪,为了避免直接的冲突带来的伤害,家长可以试着接纳,提升自己的涵容度,让自己像海平面一样宽广,这样被扰动的部分就会减少。
其次,家长陪伴孩子要有度。家长陪伴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度”。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和时间,不会放任不管,也不会牢牢控制。如果对孩子放任不管,敏感的孩子会以为家长不爱他。如果对孩子牢牢控制,孩子就会压抑,会反抗,甚至会诱发事情破坏亲子关系。亲密有“间”,与孩子保持适度的关系距离,一方面尊重他的私密空间,一方面给孩子营造当你需要我仍然在你的身边的感受。
最后,家长和孩子沟通要以尊重为前提。家长和孩子,年龄不同,角色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认识见解自然会有不一致。如果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能尊重到孩子,愿意耐心地倾听即使遇到有分歧的事,孩子自然会感受到家长的那份尊重,会考虑到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如果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没有换位思考,一味要表达“为你好”,甚至言语很强势和粗暴,那么,孩子将很难听进家长的建议,哪怕意见非常正确,孩子也不会听进去。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会对家长关闭。
青春期的孩子,意味着他即将要长大了。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也会变得与以往不同,摩擦不断,甚至战火升级都是我们所不期待的。所以当与孩子相处时,我们更要像对待一个成年人那样,放下控制命令的对话姿态,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和孩子交流。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家长眼里和心里的“天使”,而不是“神兽”。
责任编辑 | 庄哲彦
来源 | 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00780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