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海峡两岸(昆山)农展会:农业交流的窗口 ,扶贫协作的桥梁

11月22日 21:20

营养又保健的生态茶油、芳香浓郁的台湾金门高粱酒、甜到心里的新疆阿克苏苹果、金爪白肚的阳澄湖大闸蟹……11月20日至22日,为期3天的2020海峡两岸(昆山)农展会在昆山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千余种来自两岸的农副产品,让人“心动”并“行动”。展会期间,线上线下共吸引了超15万人次抢购,预计实现总销售额超450万元。

11月22日,农展会的最后一天,虽然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但上午9点一开馆,展馆内就热闹起来,旺盛的人气也给参展商带来了无限商机。“这个茶油以前没吃过,有什么功效,怎么卖?”“这款茶油产自梵净山,营养丰富,含脂肪酸、茶多酚等,富含抗氧化剂和具有消炎功效的角鲨烯等物质,对抗癌也有极佳的作用。展会期间,2斤装仅售398元。”“好的,来一瓶尝尝看。”……在碧江区特装区,不少市民对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现场询价、购买的络绎不绝。展区负责人胡伟介绍说,这已经是碧江区第三次参展农展会,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白水贡米、珍珠花生、金丝皇菊等特色农产品外,今年还首次带来了生态茶油、羊子菌、鹿茸等前来参展,希望通过农展会搭建合作平台,助推脱贫攻坚。“开幕式当天,昆山就与碧江签订了《2020年昆山市-碧江区农业“六个一”对口帮扶合作协议》,展会期间,我们的特色农产品也十分热销,第一天就有昆山企业向我们订购了1000箱福柚。” 胡伟说,通过三年的展销,昆山市民对碧江农副产品都有了很高的认可度,销售情况一年比一年好。

在阿图什特装区,果盘里摆放着葡萄干、无花果等10余种干果供人挑选品尝,身着维吾尔族服装的工作人员热情向市民介绍。对于首次亮相农展会的阿图什,市民朋友相当捧场,特别是果香浓郁的木纳格葡萄销售火爆。“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是昆山对口援建对象,2011年与昆山结对。第一次参展,我们带来了9大类100余种产品,销售情况比预期还要好,截至昨天已经销售了10多万元,展区从早到晚都是人气满满。”展区负责人胡国龙说,希望借助农展会的平台,让阿图什农产品以最实惠的价格走进昆山百姓家。

如果说阿图什是农展会的“新朋友”,那台湾则是农展会的“老朋友”了。“从2009年开始,我们年年都有参展!”台湾两岸情经贸交流协会秘书长巫承祥告诉记者,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台湾水果、柚子参、高粱酒外,今年,从事微生物菌研发的农企也来参展,希望能在大陆市场进一步打开通路。“昆山现代农业非常发达,对生态环境也十分重视。对于我们生产的这款微生物菌产品,已经有多家本地农企前来洽谈咨询,希望将产品运用于他们的农业生产中。”从事微生物菌研发的公司负责人杜建沅说。

盆栽活体生菜、紫花菜、鸭稻米、阳澄湖大闸蟹……昆山的特色农副产品也在农展会上出尽风头,受到市民热捧。“此次展会,我们带来了多款盆栽蔬菜和新品蔬菜,它们不仅好吃,而且好看,市民们看到都非常喜欢,争相购买。” 玉叶智慧农业产业园负责人陈颖介绍。在“昆味到”特装区,昆山地产的稻鸭米、大闸蟹、火龙果等也备受市民青睐。一位正在选购大米的市民说,昨天来买了一次新米,回家一烧,喷香可口,今天特意带了小拖车,再来采购一批。

自2005年以来,海峡两岸(昆山)农展会已连续举办16届,成为深化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平台将农展会办出特色、办出新意、办出水平。今年,昆山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昆味到”商城连续三天开展农产品带货直播,整场直播由15轮次的线上商品推荐、3轮次的展位巡播以及展会主舞台活动插播构成,3天直播总时长在20小时以上,直播间推荐上架商品近40种,直播销售的农产品以同城物流的方式为市民配送到家,直播期间同时设置14轮互动抽奖,总观看量超10万人次,让更多市民体验、参与了农展会。

融媒体记者|张欢

融媒体影像记者|张骏申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7842